“開業半年以來,大部分上海小額借貸公司 資本金已經用完了。”上海一家小額借貸公司總經理7月17日向記者表示,他們正在向銀行申請借貸或者向股東增資擴股。
資金匱乏僅僅是小額借貸公司遇到困難一部分。小額借貸公司作為創新型農村金融 組織,一直身份尷尬。小額借貸公司與銀行相比資金來源管道受限,監管主體
救濟措施有限;與民間金融相比則運行成本高、稅費支出大、利息收入低。
在如何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同時,使得小額借貸公司可持續性發展,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尷尬身份
但他們仍然走在政策邊緣與法律“灰色地帶”。
“我們發放借貸,其實做就是銀行
產品,但我們
性質又不是金融企業,我們不能吸收存款,也不能進入銀行間市場進行拆借。”上海某小額借貸公司總經理稱,“我們最大
問題是屬性問題,正是這個問題帶來了發展上
先天不足。”
經過半年時間發展,小額借貸公司首先遭遇資金匱乏難題。相關統計顯示,截至6月末,上海現有20多家小額借貸公司約19%表示已無錢可貸,還有15%表示註冊資金所剩無幾,正在向銀行申請借貸。
如上海普陀寶祥小額借貸公司開業至6月,5000萬元註冊資本已貸出一半;崇明寶盈小額借貸公司累計發放借貸1400萬元,目前賬上僅剩200萬元;開業最早
寶山寶蓮小額借貸公司操作頗為謹慎,放貸速度遠慢於同期開業
其他小額借貸公司,即便如此,其5000萬元註冊資本也已所剩無幾。
按照規定,小額借貸公司資金來源為股東繳納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來自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
融入資金,融入資金餘額不超過資本淨額
50%。
另一家小額信貸公司負責人說,上海不少小額借貸公司已向上海農商行、上海銀行、建設銀行 等申請借貸。
“但由於不屬於金融機構,我們不能享受銀行業2%左右同業拆借利率,而是向銀行申請借貸,利率是根據借貸基準利率上下浮動,比2%要高許多。”該負責人說,為了申請借貸,他們必須要股東擔保或者採取其他擔保方式。而高額
融資成本給小額借貸公司
發展帶來了壓力。
這僅僅是身份尷尬造成難題之一,此外還包括比如,在規避信貸風險方面,小額借貸公司應定期向信貸征信系統提供借款人、借貸金額、借貸擔保和借貸償還等業務資訊,卻無法與征信系統鏈結獲取其借貸客戶
信用資訊;在稅收政策方面,小額借貸公司
稅賦不按金融機構利差來徵收,而是按普通
工商企業來繳納。
風險防範堪憂
銀監會近期下發《小額借貸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符合條件小額借貸公司可以改制成為村鎮銀行。
這將為小額借貸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了空間。此前不少民營企業入股小額借貸公司,就是沖著銀行
金融牌照而去。
不過,對改制政策,小額借貸公司大多擔心門檻太高。
根據《暫行規定》,小額借貸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除滿足村鎮銀行市場准入基本條件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主發起人條件外,還應當在法人治理、內部控制、經營管理 及支農服務等方面符合一定要求。比如,最近四個季度末借貸餘額占總資產餘額
比例原則上均不低於75%,且借貸全部投放所在縣域,最近四個季度末涉農借貸餘額占全部借貸餘額
比例均不低於60%等。
“符合條件小貸公司很少,涉農借貸餘額占全部借貸餘額
比例均不低於60%,在長三角地區比較難做到。當然,還有其他更嚴格
要求。”上海上述小額借貸公司負責人說。
也正因為此,他認為轉製成村鎮銀行並不是未來唯一方向。但在現有
尷尬身份下,他們必須解決小貸公司
可持續性發展。
據記者瞭解,上海小貸公司利率在12%-16%之間,看上去較高。但同時小貸公司要提取借貸損失準備,還要支付25%所得稅、5.56%營業稅及附加,要支付各種營業費用和員工成本。
“我們借貸利率比銀行高,但相對於資本金來講,我們
利潤率肯定比銀行低很多。”上海上述小額借貸公司負責人認為。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他們曾經大致估算小貸公司利潤率在6%。對於部分房地產 股東來說,吸引力不足。
而資本天性是追逐利潤。“如果正規
方法沒法獲得利潤,很可能就會走旁門左道。”一位元上海市政府人士曾向記者表示,解決融資難,擔保、典當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因為它們
操作模式很難盈利,這才導致其不務正業,違規操作。
需要警惕小額借貸公司被迫走到類似局面,比如發放高利貸、給關聯方發放借貸甚至是非法吸收存款。去年以來,浙江地區經濟 下滑,一些擔保公司就暴露出非法吸收存款和發放高利貸案件。
事實上,換一個角度看,人民銀行、銀監會在有關試點意見中未將小額借貸公司明確為金融組織,其重要目之一就是防範金融風險
需要。
因此,小額借貸公司健康發展,既要對其進行明確定性,解決可持續性發展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監管主體,完善監管措施,消除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