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屏東洪甲與洪乙系堂兄弟關係。後者因做生意急需現金週轉,曾多次要求其堂兄洪甲借錢或代為借錢,並承諾按一定得標準支付利息。豈料,堂弟賴賬不還錢;無奈,堂兄將其告上法庭。近日,東鄉法院做出判決,被告洪乙支付原告洪甲借款本金108000元及約定利息。
期間,洪甲先後向其同事朋友借款2.5萬元,並為其支付利息;同時,洪甲自己借款2.6萬給洪乙。後來,洪乙又聲稱某地有建房地皮出售,洪甲又借給他3萬元,洪乙出具了借條,寫明月息、還款期限。事後,洪乙將這筆錢挪作他用。期間洪甲多次向其催問,洪乙均以無錢償還為由拒不給付。萬般無奈,洪甲只得將堂弟告上法庭,要求洪乙支付其借款108000元及利息。
該院受理該案後,被告洪乙在庭審時辯稱其借錢是事實,出具借條也系自己所寫,但是作為兄弟就不應該要其利息,若要利息就連本錢也不還。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民間借貸關係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被告不按約定
期限還款屬違約行為,遂於對該案做出上述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