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聲音都聽不出來啊?我姓陳,你再想想?”26日晚,市民陳小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正是這個陌生電話,讓陳小姐差點就上了當。
陳小姐告訴記者,對方在電話中問候了幾句工作生活情況,看陳小姐仍“猜”不出他是誰,就自稱是陳小姐以前房東,新近換了號碼,並約陳小姐第二天中午一起吃飯,有事相商。“我以前
房東確實姓陳,說話口音也很像,所以我也沒多想。”陳小姐答應了“陳房東”吃飯
約定。昨日上午10點多,“陳房東”給陳小姐打來電話,心急火燎地說,早上去了萬寧辦事,銀行卡被櫃員機給吞了,“還差點錢,能不能先借來應應急?”聽到這,陳小姐一下子起了疑心:雖然房東一家對她不錯,但關係還沒好到借錢
地步,這個“房東”有問題。
“陳房東”著急地說,希望陳小姐能借5000元給他,中午吃飯就還錢。聽到陳小姐有些猶豫,他又說3000元也行。看到“狐狸尾巴”一點一點露出來,陳小姐才明白這個聲稱“老朋友”人肯定是個騙子,希望通過本報提醒市民,切勿上了“老朋友”
當。
海口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電話就是典型“猜猜我是誰+遇險”電話詐騙。騙子行騙
手段是,先來電讓你“猜猜他是誰”,然後再噓寒問暖套取資訊,讓你誤認是親朋好友。隨後,就是編造各種“險情”,如“在外地遭遇車禍、急病或被竊,急需用錢或給手機充值,請速匯錢到某一帳戶上或直接把充值卡密碼發過去”,騙取受害者
錢財。
警方提示,當接到各種難以識別、可疑
、尤其是包含要求匯款和轉賬
電話或短信時,一定要冷靜,主動通過正規途徑或者進行多方查證。防騙要訣就是,不見“老友”不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