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吝於借錢
「窮則變,變則通」,當銀行因面臨金融風暴,而開始緊縮放款業務時,個人與個人間借貸交易便開始興起。P2P借錢網站透過網路,讓人能尋找、選擇更多
借錢對象。但經濟環境持續考驗著使用者
信用,也為網路借貸增添風險。
全球颳起經濟風暴,除了吹倒許多銀行及金融機構外,也吹進了網路
金融世界。當全球景氣衰退、美國爆發信用危機之際,銀行、金融機構
借貸門檻大為提高,大量想借錢
人透過傳統
借錢管道求助無門,卻讓另一個借貸管道隨之興起,那就是個人對個人(peer-to-peer, P2P)借錢網站。
利率多變是誘人主因
P2P借錢網站透過網路方式,撮合貸方及借方,讓有閒錢、想做投資
人可以放款,也讓需要借錢
人有另類管道得以融資。以美國最大
P2P借貸網站Prosper為例,它就像是金融版
eBay,只不過標
是貸款,而不是拍賣商品。放款者在網站上可以看到借款者
個人資料、信用狀況、欲借款金額、利率及用途等資訊,再決定下標
最低利率和放款金額,最後利息低者勝出。 借款合約通常以三年為限,借方每個月會固定還款,放款人可同時參與多位借款人
競標,並設定不同
放款利率。對借款人來說,有時可以拿到比銀行更低
利率;對放款人來說,當不同
放款利率組合在一起時,獲利有時會比傳統投資更多,可視為一種另類
投資管道,尤其在股市表現不佳
時候。 因為有這些優勢,P2P借貸網站曾被看好,成為取代傳統銀行放款
角色。根據金融產業快訊Online Banking Report指出,截至今年十月為止,這類型網站在美國共借出了一.五億美元,借貸金額比去年增加了五○%。 不過,大量借款人湧入網站,表面上會員增加,實際上信用不佳
借款人也隨之增加。維斯克斯(Francis Vasquez)是一位四十四歲
律師,從去年一月開始,總共在Prosper上借出超過十八萬美元
借款,其中有三成比例是沒還錢或遲還錢,這讓他
投資損失了一.二%,因此他開始在網站上找尋信用更佳
借方。 除了觀察借方
信用程度,更保險
作法就是停止借貸交易。根據《紐約時報》指出,從今年八月開始,Prosper前二十大貸方有一半都沒有新
借款投資,其餘貸方也明顯減少借款金額,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Prosper
借款率持續下滑。